能源轉型論壇》暖化結束、沸騰時代來臨!電力缺口多大、便宜電費能撐多久?專家解析淨零台灣挑戰

2024-08-05

這是《今周刊》第8次舉行能源轉型國際論壇,《今周刊》發行人梁永煌在活動開始時致詞指出,自2016年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,台灣能源轉型大步向前,可惜的是,儘管在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皆取得一定成果,但以風光為主的再生能源佔比恐怕無法在2025年達到2成。

梁永煌指出:「以光電來說,土地取得一直是業者的痛。」儘管經濟部能源署強調要加強盤點低度利用的土地,但農業部對長期休耕的5萬坪土地仍不願開放,也不願推動地面型農電共生,「這只是問題之一,我們希望此論壇能帶動社會大眾共同思考能源議題」。
 
尤其,跟過去2、3年相比,因為地緣政治的改變,讓電力供應成為更熱門話題,半導體業擴大投資,台灣爭取成為資料中心、運算中心,讓電力需求大增,讓再生能源佔比在2025年達到2成可能更難達標。
 
梁永煌解析:「台灣要怎樣的產業結構,就會決定電力需求,面對此需求該有怎樣的電力來源、怎麼發電?台灣是否還要維持全世界相對低的電價?這些問題需要台灣共同面對、思考。」
 
 
雲豹能源副總經理譚宇軒則指出,在再生能源產業:「策略、人才、資金為三大重點,唯有不斷改變才能不斷進步。」他分析,台灣目前再生能源僅占總能源消耗的10%,而單單台積電使用的電力就佔台灣總耗電量的8%。
 
譚宇軒分享,根據經濟部的調查,2030年台灣企業綠電需求將達408億度,根據臺灣2050淨零碳排的2030年容量目標推算,屆時光電佔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約 44%,推估來自光電發電的綠電預計達180億度。
 
他認為,因地緣政治風險,台灣需要有自給自足的能源來源,再生能源是其中少數的選擇之一。他也進一步分析,許多國家的綠電主要買方是地方政府,在台灣,台電為國營企業並受政府支持,而台灣政府的信用評等良好,台灣的綠能企業相比國際同業,承擔較低的違約風險。
 
 
 
譚宇軒分享,雲豹整體團隊的溝通能力與整體團隊素質相當高,期盼能成為推動再生能源及循環經濟發展的區域領導者,由於公司目前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,擁有幾項目標包括:追求高品質的營收增長、拓展多元化的營收及獲利來源、保持產業領先的長期股東權益報酬率、提供穩定或成長的股利發放。
 

【今周刊 能源轉型論壇】暖化結束、沸騰時代來臨!電力缺口多大、便宜電費能撐多久?專家解析淨零台灣挑戰

top